当前位置:首页 - 第9189页

另当别论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03次

【中文】:另当别论【读音】:lìngdāngbiélùn【正音】:另;不能读成“lìn”。【辨形】:论;不能写成“伦”。【另当别论的意思】:另外看待或处置。【出处】:路遥《早晨从中午开始》四:“当然,有的人天性如此或对人生没有反省的能力或根本不具有这种悟性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指原来的看法或结论不能成立而应当另外加以评论。【另当别论造句】1、别人对我而言千篇一律,而你就另当别论了。2、喜欢归喜欢,要不要在一起,就得另当别论。3、爱你的人不说谎话,骗就是另当别论。4、世界好小,好像走哪都能遇到故人,可是万一故人总躲着你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5、这个世界才不在乎你有多努力,当然,如果你是偶像的话,一切就另当别论。6、对于不断消耗自己能量的人就是迅速切割,当然,打

羚羊挂角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29次

【中文】:羚羊挂角【读音】:língyángguàjiǎo【正音】:角;不能读成“jué”。【辨形】:挂;不能写成“桂”。【羚羊挂角的意思】:传说羚羊为躲避猎人的追捕,夜间挂角于树而眠,使无痕迹可寻,佛教以此比喻领悟人生奥秘。后诗评家用以形容超逸玄妙的诗歌境界。【出处】:五代·静筠禅师《祖堂集》卷八:“如人将一百贯钱买得猎狗,只解寻得有踪迹底。忽遇羚羊挂角,莫道踪迹,气也不识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宾语;【羚羊挂角造句】1、羚羊挂角,无迹可寻。2、她来了又走了,就像一阵风,羚羊挂角。3、这首诗歌不错,宛如羚羊挂角,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。4、这些贼,来无影去无踪,羚羊挂角,官府十分头疼。5、原来你说的羚羊挂角是这个意思啊。6、他在庙堂带了多年,早已领悟了羚羊挂

灵丹妙药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0次

【中文】:灵丹妙药【读音】:língdānmiàoyào【正音】:丹;不能读成“zhōu”。【辨形】:妙;不能写成“秒”。【灵丹妙药的意思】:灵:灵验。灵验有效的仙丹,奇妙的药物,可治百病。也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。【出处】:元·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:“灵丹妙药都不用,吃的是生姜辣蒜大憨葱。”【近义词】:锦囊妙计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【灵丹妙药造句】1、句子是治愈心灵最好的灵丹妙药。2、少女心,真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。3、电影不是灵丹妙药,只是一剂阿司匹林。4、世界上根本没有长生不老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。5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了。6、快乐与运动,似灵丹妙药,健康与长寿,是最好回报....7、旅行从来就不是治愈心灵伤痛的灵丹

临危受命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25次

【中文】:临危受命【读音】:línwēishòumìng【正音】:命;不能读成“mìn”。【辨形】:受;不能写成“爱”。【临危受命的意思】:临:接近。在危难之际接受认命。【出处】: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:“伏后履纯明之姿,怀忠亮之质,临危授命,壮夫未能加焉,知死不吝,冯媛之俦也。求之千古,亦所罕闻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【临危受命造句】1、临危受命,是顶梁柱。2、他临危受命,组织的所有重任全部都在他一人身上。3、当初我临危受命,后来力挽狂澜,才有了今天的企业。4、在战场上,宋营长临危受命,接到了上级攻打敌方阵地的命令。5、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,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。6、班长临危受命,被要求拖住赶来的敌人。7、小红临危受命,带着皇子离开。8、当初正是因

临危授命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94次

【中文】:临危授命【读音】:línwēishòumìng【正音】:授;不能读成“sòu”。【辨形】:受;不能写成“爱”。【临危授命的意思】:临:面对;授:付与;授命:献出生命。指遇到危难,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。【出处】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【近义词】:视死如归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【临危授命造句】1、他是一个可以临危授命,托付终身的人。2、遇到危难敢于临危授命的人,都是英雄。3、他早就临危授命,视死如归了。4、看见这么多的敌人,我临危授命,将生死置之度外。5、就算你临危授命也无法挽救大局的。6、国家处于危难之际,我临危授命,敢于献出自己的生命。7、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,班长决定让他临危授命。8、遇到危难临危授命,是

临时抱佛脚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421次

【中文】:临时抱佛脚【读音】:línshíbàofójiǎo【正音】:时;不能读成“sí”。【辨形】:抱;不能写成“泡”。【临时抱佛脚的意思】:指平时不行善事,事到临头才求神拜佛。形容平时不做准备,事急才仓促应付。【出处】:宋·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一九:“王荆公初执政,对客怅然曰:‘投老欲依僧耳。’客曰:‘急则抱佛脚。’”【近义词】:临阵磨枪、急来抱佛脚【反义词】:有备无患【用法】:作宾语、定语;指仓猝应付【临时抱佛脚造句】1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只能临时抱佛脚。2、不要想着临时抱佛脚,搞不好佛还会踹你一脚。3、平时不努力,临时抱佛脚的人是抓不住机遇的。4、无事不登三宝殿,有难临时抱佛脚。5、只要平时好好听课,根本就不需要临时抱佛脚啊。6、习惯于“临时抱佛脚”的人,永远也不能成功。7、

林下风气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21次

【中文】:林下风气【读音】:línxiàfēngqì【正音】:风;不能读成“fèng”。【辨形】:气;不能写成“汽”。【林下风气的意思】:林下:幽静的地方;风气:风度,神采。形容女子闲雅飘逸,从容大方的风度。【出处】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四:“举目看十八姨,体态飘逸,言词泠泠,有林下风气。”【近义词】:林下风范【反义词】:俗不可耐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;含褒义【林下风气造句】1、林下风气是我秋水娉婷,陌上清风送君十里桃林.2、像你这样有这种林下风气的人,少之又少。3、你说我俗不可耐,难道你就有林下风气了?4、多年不见,她还是那么林下风气,十分大方。5、都说你有林下风气,今日相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6、小女子从小就有林下风气,很多人都这样说。7、公司的小红,每次聊天都十分大气,林下风气

了如指掌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92次

【中文】:了如指掌【读音】:liǎorúzhǐzhǎng【正音】:指;不能读成“zǐ”。【辨形】:了;不能写成“子”。【了如指掌的意思】:了:了解,明白;指掌:指着手掌。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,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。【出处】: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种田》:“如余者,虽不自耕而食,而农工之事,了如指掌。”【近义词】:一目了然、一清二楚、洞若观火、了若指掌【反义词】:雾里看花、一无所知、不得而知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;指对事物十分了解【了如指掌造句】1、你只有对过去的自己了如指掌,才能够掌握当下的自我。2、世人皆不懂我,唯我一人对自己了如指掌,的确如此。3、并不是我对生活了如指掌,只是我揭开了它的皮囊。4、我对你的圈子一无所知,你却对我的生活了如指掌。5、真爱,不一定是了解对方的全部

了然于心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465次

【中文】:了然于心【读音】:liǎorányúxīn【正音】:心;不能读成“xīng”。【辨形】:于;不能写成“干”。【了然于心的意思】:了然:清楚,明白。心里十分清楚。【出处】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八回:“怎样钦差就赏识,怎样钦差就批驳,他能了然于心,预备停当。”【近义词】:一清二楚【反义词】:一无所知【用法】:用于褒义【了然于心造句】1、有些东西,了然于心就行了,不需要说明白的。2、凡事了然于心,也就无所记恨了。3、人世间悲喜,敢问谁更了然于心。4、有些话不必开口明说,就已了然于心。5、有的时候,有些寂寞有些无可奈何,只有自己了然于心。6、愿我们的爱情,接受的了然于心,付出的念念不忘。7、爱情最好的样子是,我什么都不说,你却了然于心8、生命的本质,我们看不穿;但生命的造化,

寥若晨星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1次

【中文】:寥若晨星【读音】:liáoruòchénxīng【正音】:晨;不能读成“chéng”。【辨形】:若;不能写成“苦”。【寥若晨星的意思】:寥:稀疏。稀疏得像早晨的星星。形容极为稀少。【出处】:晋·张华《情诗》之二:“束带俟将朝,廓落晨星稀。”【近义词】:寥寥无几、屈指可数、稀稀落落【反义词】:恒河沙数、多如牛毛、不计其数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物【寥若晨星造句】1、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,但命运悲惨的人比比皆是。2、寥若晨星的希望,终究被一句话浇灭。3、时间点缀着那份寥若晨星的故事,然而,注定所有的故事会停留在昨天。4、能把整片天空尽收眼底又怎样,一场雨过后能见到彩虹的也只是寥若晨星。5、这是个害怕寂寞的年代,习惯独处的人寥若晨星,享受安静的人也乏善可陈!6

渝ICP备140024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