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第9111页

挺身而出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5次

【中文】:挺身而出【读音】:tǐngshēnérchū【正音】:身;不能读成“shēng”。【辨形】:出;不能写成“山”。【挺身而出的意思】:挺身:挺起身来。勇敢地站出来。【出处】:唐·岑参《送祁乐归河东》诗:“祁乐后来秀,挺身出河东。”【近义词】:自告奋勇【反义词】:缩头缩脑、退避三舍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【挺身而出造句】1、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,长大后只能是个懦夫。2、你需要他的时候,他挺身而出。他需要你的时候,你无能为力。3、不敢为别人挺身而出的人,关键的时候也不敢为自己挺身而出。4、任何不敢为正义挺身而出的人都会良心不安。5、那些敢为你挺身而出,为你遮风挡雨的才是你要珍惜的6、即使我忘了你的面容,也不会忘了你为我挺身而出的背影。7、他虽然没有挺身而出的勇

听之任之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95次

【中文】:听之任之【读音】:tīngzhīrènzhī【正音】:之;不能读成“zī”。【辨形】:任;不能写成“仁”。【听之任之的意思】:听、任:随,任凭,听凭;之:代词,代人或事物。听凭它(或他)去而不加过问。【出处】:沙汀《青枫坡》五:“除了儿子有时乘机劝说几句,一般听之任之。”【近义词】:听其自然、放任自流【反义词】:因势利导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【听之任之造句】1、你所受的摆布无奈,皆是你听之任之的结果。2、时间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,总是让你无可奈何,却又听之任之。3、对既成事实,可听之任之,不必太计较其利弊得失.4、老板犯错误,常听之任之,在企业组织,服从乃天职.5、遇到傻逼最好的方法,不是逃避,也不是面对,而是听之任之,不予理会。6、小明上课的时候睡

铁证如山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86次

【中文】:铁证如山【读音】:tiězhèngrúshān【正音】:证;不能读成“zhèn”。【辨形】:证;不能写成“征”。【铁证如山的意思】:铁证:比喻像铁一样确凿的证据。形容证据确凿,像山一样不能动摇。【出处】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五五章:“你的这些罪恶,铁证如山,老子今日不审问。”【近义词】:铁案如山【反义词】:子虚乌有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【铁证如山造句】1、白纸黑字,铁证如山。——民谚2、你的犯罪证据铁证如山,不怕你狡辩。3、关于你旷工的事情铁证如山,不是你说没有就没有的。4、这些都是铁证如山的证据,我们一定要保存好。5、他这个人最爱狡辩,我们一定要做到铁证如山。6、这里有监控视频,你的偷窃行为铁证如山。7、子乔,骨肉当前,铁证如山,你现在抱着关二爷的大腿也

铁面御史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77次

【中文】:铁面御史【读音】:tiěmiànyùshǐ【正音】:史;不能读成“lì”。【辨形】:史;不能写成“吏”。【铁面御史的意思】:指公正刚直、不讲情面的官员。【出处】:清·王韬《淞隐漫录·妙香》:“有犯令者,罚无赦;君他日为铁面御史,庶几无愧斯职。”【近义词】:铁面无私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作宾语、定语;指公正严明的官员【铁面御史造句】1、今天上任的知县,传说他是铁面御史。2、他为人刚正不阿,外界传言铁面御史。3、这就是你说的铁面御史啊,感觉没啥两样,还是一个鼻子,两只眼睛啊。4、公司的王总有个外号叫做铁面御史,对下属从来不留情面。5、尽管他是一个铁面御史,可是今日却犯了错误。6、以后等我长大了,要做一个为国为民,铁面御史的好官。7、尽管多年过去,他还是一点没有改变,铁面御史,果然

挑拨是非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436次

【中文】:挑拨是非【读音】:tiǎobōshìfēi【正音】:是;不能读成“sì”。【辨形】:拨;不能写成“拔”。【挑拨是非的意思】:搬弄口舌,引起纠纷。【出处】:清·张杰鑫《三侠剑》第三回:“于老寨主见林士佩在韩秀耳旁说了半天话,心中明白,这小子必定是挑拨是非。”【近义词】:搬弄是非【反义词】:排难解纷【用法】:用于贬义。【挑拨是非造句】1、你少在这里挑拨是非,我想怎么做事,还用不到你来指手划脚。2、他就是一个喜欢挑拨是非的人。3、女人总是喜欢挑拨是非,哪里越安静,她们的本领越能显示出来。4、我可不是挑拨是非,我说的都是真话。5、希望你不要挑拨是非,没有的事情不要乱说。6、我还是那个喜欢挑拨是非的人,不过我不在乎大家怎么看我。7、班长总是挑拨是非,给老师打小报告。8、人长大之后就安静

条分缕析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85次

【中文】:条分缕析【读音】:tiáofēnlǚxī【正音】:缕;不能读成“lóu”。【辨形】:缕;不能写成“楼”。【条分缕析的意思】:缕:线。一条条,一丝丝地去分析。比喻剖析得深入细致,有条有理。【出处】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一七:“孝基条分缕析,井井有方。”【近义词】:井井有条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;指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【条分缕析造句】1、他说话的时候总是条分缕析,让大家十分佩服。2、这个问题被他分析得条分缕析,大家终于明了了。3、这个案子经过他条分缕析的整理后,凶手很快就浮出了水面。4、这篇文章写得条分缕析,十分不错。5、小明的作文条分缕析,得到了老师的表扬。6、好的侦探小说总是能够将故事情节写得条分缕析。7、看着愚笨的人,没想到思维如此条分缕析。8、尽管他的文章

天字第一号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93次

【中文】:天字第一号【读音】:tiānzìdìyīhào【正音】:号;不能读成“hǎo”。【辨形】:天;不能写成“夫”。【天字第一号的意思】:后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首句是“天地玄黄”。旧时对于数目多和种类多的东西,常用《千字文》编号,“天”就是“天地玄黄”的第一个字,“天字第一号”就是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。后泛指最大的,最强的或最重要的人或事物。【出处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一回:“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,快把来与我,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,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最高的【天字第一号造句】1、这就是天字第一号的美食,我们一起去尝一尝吧。2、在当地的美食中,你吃的可是天字第一号。3、这里天字第一号的房间一直为客

天灾人祸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2次

【中文】:天灾人祸【读音】:tiānzāirénhuò【正音】:灾;不能读成“zhāi”。【辨形】:祸;不能写成“锅”。【天灾人祸的意思】:泛指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灾祸。【出处】:《管子·内业》:“不逢天灾,不遇人祸。”【近义词】:飞来横祸【反义词】:喜从天降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【天灾人祸造句】1、一个人穷,除去天灾人祸,基本上都源于懒。2、你是我始料未及的天灾人祸。3、无法阻挡的是天灾人祸,不是谁的诱惑。4、世间有很多不公平不公正之事,天灾人祸,都应坦然面对。5、除了天灾人祸,大多数人的悲剧,都是智商欠的费6、愿天灾人祸尽降吾身,只留她一世平淡终老。7、如果发生什么天灾人祸,你只需要抓住我的手就会平安无事。8、对天灾人祸,常无可奈何,生命的脆弱,求幸运活着......

天有不测风云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74次

【中文】:天有不测风云【读音】:tiānyǒubùcèfēngyún【正音】:测;不能读成“chè”。【辨形】:测;不能写成“侧”。【天有不测风云的意思】:本指天气变化使人无法预测。比喻人常会遇到预想不到的灾祸或事情,常与“人有旦夕祸福”连用。【出处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王婆道:‘都头怎地这般说?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谁能保得长没事?’”【近义词】:人有旦夕祸福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【天有不测风云造句】1、就算天有不测风云,也要抱着一份欣赏的态度,兀自安详。2、天有不测风云,谁能知道以后的事呢?会笑的人最后才笑。3、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不孕不育。4、天有不测风云,地有人心难测!5、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生老病死,世事无常,生命本脆弱,

天下一家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29次

【中文】:天下一家【读音】:tiānxiàyījiā【正音】:家;不能读成“jià”。【辨形】:下;不能写成“上”。【天下一家的意思】:把天下当作一家人,指天下统一。也指只有一家,独一无二。【出处】:清·洪秀全《原道醒世训》:“天下一家,共享太平”【近义词】:四海一家【反义词】:三足鼎立、四分五裂【用法】:作谓语、宾语;指全国统一【天下一家造句】1、东南西北天下一家,抵不过心与心的距离。2、生在乱世的我们,多么期待早日能够天下一家。3、天下一家,只有我蒋家王朝。4、三足鼎立的时代已经过去,天下一家的时代已经来临。5、今天新中国成立了,天下一家。6、能够让天下一家的人,都是有大才能的人。7、当我们天下一家的时候,就会过上太平日子了。8、隋朝末年,李渊实现了天下一家,建立了唐朝。9、看着四

渝ICP备140024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