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第10005页

身外之物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409次

【中文】:身外之物【读音】:shēnwàizhīwù【正音】:之;不能读成“zī”。【辨形】:物;不能写成“勿”。【身外之物的意思】:身体以外的东西,诸如钱财、功名等。【出处】: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贪鄙》:“太守谓侍臣曰:‘....明珠是身外之物,尚不可弾雀,何况性命之重,乃以博财物耶?’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【身外之物造句】1、爱情对于男人不过是身外之物,对于女人却是整个生命。2、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!3、钱财乃身外之物?别傻了孩子,别人的钱财才是你的身外之物。4、对身外之物的追求的品质越高,表示他身内之物品质越低。5、小班长蹲在他身边:“只有经济才是基础,面子是身外之物。”6、钱的确是身外之物,都在别人口袋里。

壮志未酬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62次

【中文】:壮志未酬【读音】:zhuàngzhìwèichóu【正音】:酬;不能读成“cóu”。【辨形】:未;不能写成“末”。【壮志未酬的意思】:酬:实现。宏伟的志愿没有实现。【出处】:唐·李频《春日思归》:“壮志未酬三尺剑,故乡空隔万重山。”【近义词】:功败垂成【反义词】:志得意满、如愿以偿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志向没有实现【壮志未酬造句】1、壮志未酬的人,都是没用的人。2、最难过的不是情场失意、壮志未酬,而是漫漫长夜。3、我怕死,怕的是英年早逝,怕的是壮志未酬,怕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。4、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!倘若壮志未酬就好好珍惜眼前人。5、他还壮志未酬就死去了。6、若不是壮志未酬,我也不会苟活至今日。7、有豪情的人总是叹惜壮志未酬,没有豪情的人就安于平

装腔作势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52次

【中文】:装腔作势【读音】:zhuāngqiāngzuòshì【正音】:作;不能读成“zhuò”。【辨形】:腔;不能写成“控”。【装腔作势的意思】:腔:腔调;势:姿势。故意装出一种腔调,做出一种姿态。形容故意做作。【出处】:清·钱彩、金丰《说岳全传》第六五回:“赵大、钱二,还要装腔作势。地方邻舍,俱来替他讨情,二人方才应允。”【近义词】:装模作样、矫揉造作【反义词】:一本正经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贬义【装腔作势造句】1、我要向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,竖起中指开火。2、我要向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,竖起中指开火3、都是些无关紧要,装腔作势的场面话而已。4、没有势力,就别装腔作势;没有威力,就别狐假虎威。5、装腔作势的人很可笑,自乱阵脚的人更可笑。6、蠢货,他心里直叹气,怎会蠢到

装疯卖傻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1次

【中文】:装疯卖傻【读音】:zhuāngfēngmàishǎ【正音】:傻;不能读成“sǎ”。【辨形】:卖;不能写成“买”。【装疯卖傻的意思】:故意装作疯癫痴呆的样子。【出处】:于敏《姑苏两日游》:“在民间传说中,他最会装疯卖傻。”【近义词】:装聋作哑、诈痴佯呆、装聋卖傻【反义词】:一本正经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【装疯卖傻造句】1、不装疯卖傻,岂能安然无恙?2、为了爱曾四海为家,为了爱也曾装疯卖傻。3、有些人总喜欢装疯卖傻,只为了让他身边的人能开心。4、不要把你的愚蠢当成你装疯卖傻的资本。5、为了将生活演成喜剧,我装疯卖傻。6、你笑,我陪你一起笑,你傻,我陪你一起装疯卖傻。7、宁愿装疯卖傻扮开心,也不愿垂头丧气去流泪。8、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,老是装疯卖傻也不像话9

转悲为喜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14次

【中文】:转悲为喜【读音】:zhuǎnbēiwéixǐ【正音】:转;不能读成“zuǎn”。【辨形】:转;不能写成“传”。【转悲为喜的意思】:转悲哀为喜悦。【出处】:唐·白居易《贺雨》诗:“人变愁为喜,岁易俭为丰。”【近义词】:破涕为笑【反义词】:乐极生悲【用法】:形容情绪变化极快。【转悲为喜造句】1、生活的最高奖赏,是转悲为喜的那一瞬。2、我数学没考好,听到英语考了全班第一,不由得转悲为喜。3、小明奇迹般回到家里,全家人转悲为喜.4、听了他的笑话,我一下子就转悲为喜了。5、你的情绪变化真快,转悲为喜居然是一瞬间的事情。6、当坏事变成好事的时候,大家都转悲为喜了。7、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大家都哭了,没想到他居然活着回来,大家转悲为喜。8、知道自己被公司开除了很伤心,没想到接到另外一家公司的

抓耳挠腮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66次

【中文】:抓耳挠腮【读音】:zhuāěrnáosāi【正音】:挠;不能读成“rào”。【辨形】:挠;不能写成“绕”。【抓耳挠腮的意思】:抓耳朵,搔腮帮子。形容焦急、苦恼或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。也形容高兴的样子。【出处】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孙悟空在旁闻讲,喜得他抓耳挠腮,眉花眼笑。”【近义词】:手舞足蹈、挝耳揉腮【反义词】:泰然自若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人焦急、生气、心乱等神情【抓耳挠腮造句】1、迷茫吗?迷茫就对了,命运就喜欢看你抓耳挠腮的样子。2、想到就做,不要给懒劲反应时间,更不要给抓耳挠腮的后悔安排戏份。3、我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,每次刚吵完就后悔,抓耳挠腮地想怎么道歉,后来F跟我讲,其实他也是。4、总是这样,在最纠结难过抓耳挠腮的时候,灵感才会像雨过天晴时

著作等身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22次

【中文】:著作等身【读音】:zhùzuòděngshēn【正音】:等;不能读成“děn”。【辨形】:作;不能写成“做”。【著作等身的意思】:写的书摞(luò)起来,和身子一般高。形容著作很多。【出处】:《宋史·贾黄中传》:“黄中幼聪悟,方五岁,玭每旦令正立,展书卷比之,谓之‘等身书’,课其诵读。”【近义词】:著述等身【反义词】:目不识丁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【著作等身造句】1、著作等身的,多半只是些博学之大儒。——许嵩《海上灵光》2、个子矮怎么了?著作等身岂不是很容易!3、如果不能一鸣惊人改变世界,何不用著作等身滋润自我!——金川诗歌《金川诗话》4、不管一个人是否著作等身,也不在乎一个人知名度有多高。如果他没有深邃的思想和一连串的金句子,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称之为大师级的人

著书立说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50次

【中文】:著书立说【读音】:zhùshūlìshuō【正音】:立;不能读成“nì”。【辨形】:说;不能写成“悦”。【著书立说的意思】:著:写作,撰述;立:建树,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,创立自己的学说。【出处】:唐·陈黯《诘凤》:“以著书立言为事。”【近义词】:名山事业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褒义【著书立说造句】1、想著书立说,已非常普遍,许多自媒体,当成事业干......2、在我们的时代,著书立说已变得十分无聊,人们写出来的东西,他们根本没有真正思考过,更不必说亲身经历了。3、他还在读书的时候就著书立说,后来成了大文豪。4、他著书立说只是自己的爱好,并没有什么其它的意思。5、我想在有生之年著书立说,给后人留下点东西。6、不是谁都可以著书立说的,就算是你写了也未

竹马之交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79次

【中文】:竹马之交【读音】:zhúmǎzhījiāo【正音】:竹;不能读成“zú”。【辨形】:马;不能写成“吗”。【竹马之交的意思】:竹马:小孩放在胯下当马骑着玩的竹竿。指幼时就要好的朋友。【出处】: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四幕:“他和蔡文姬是竹马之交,他们是太亲密了。”【近义词】:总角之交、青梅竹马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;含褒义【竹马之交造句】1、他们是竹马之交,是最好的朋友。2、你所离间的是竹马之交,他们是不会上当的。3、竹马之交也有背叛的时候,就看利益够不够。4、他们是竹马之交,长大后更是互相喜欢。5、你说的竹马之交在生死面前,也不欢而散。6、我与小红是竹马之交,长大后我要娶她。7、竹马之交的情义最难得,最不容易忘记。8、那些竹马之交的情义我从来没有忘记过。9、小红和小

诸子百家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41次

【中文】:诸子百家【读音】:zhūzǐbǎijiā【正音】:子;不能读成“zhǐ”。【辨形】:百;不能写成“白”。【诸子百家的意思】:诸子:旧指老子、庄子、墨子、韩非子等;百家:泛指春秋战国时的各种学派。指各种学术流派。【出处】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五:“自幼聪明好学,该博三教九流,贯串诸子百家。”【近义词】:百家诸子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各种学术流派【诸子百家造句】1、苍生涂涂,天下缭缭。诸子百家,唯我纵横。——《秦时明月》2、虽然六国诸子百家中,有许多门派在此汇聚,但是,这个漩涡之下暗流涌动。——月神《秦时明月》3、战国时期,诸子百家齐争鸣,那么多的主张,受到统治者支持的却只有很少。4、诸子百家,汉唐盛世,万邦来朝,气盖寰宇,这便我们的中国。5、先秦诸

渝ICP备140024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