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成语大全 - 第874页

前倨后恭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2次

【中文】:前倨后恭【读音】:qiánjùhòugōng【正音】:倨;不能读成“jū”。【辨形】:倨;不能写成“据”。【前倨后恭的意思】:倨:傲慢,怠慢。先傲慢而后恭敬。前后态度截然不同。形容人势利。【出处】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苏秦曰:‘嫂,何前倨而后卑也?’”【近义词】:前倨后卑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含贬义【前倨后恭造句】1、起初他很傲慢,等看到我的名片后,立即打躬作揖,标准的前倨后恭。2、这种前倨后恭的势利小人,不可深交!3、知道我当了主任,他前倨后恭的态度,令人憎恶。4、他那种前倨后恭的模样,我真看不惯。5、也许是人性的弱点吧!社会上像他那样前倨后恭,趋炎附势的人还真不少。6、这个售货员刚才对我大声喝斥,现在却热情有礼,前倨后恭,令我大惑不解,仔细一

前言不搭后语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44次

【中文】:前言不搭后语【读音】:qiányánbùdāhòuyǔ【正音】:言;不能读成“yín”。【辨形】:搭;不能写成“嗒”。【前言不搭后语的意思】:形容语无伦次,或说话自相矛盾。【出处】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明州天童澹交禅师》:“师曰‘前言不及后语。’”【近义词】:语无伦次、不知所云、前言不接后语【反义词】:有条有理、有条不紊【用法】:作谓语、状语、宾语【前言不搭后语造句】1、闺蜜就是坐在一起即使我说的前言不搭后语,你也懂,即使什么也不说,也不会感到尴尬。——网络新语2、他说的话让对方很气愤,以至于说出的话前言不搭后语。3、就算我刚才说的前言不搭后语,也比你吞吞吐吐说出来要强很多。4、每次看到喜欢的人,他说话都会前言不搭后语。5、我知道你能言善辩,但是我却很想看到你有一天前言

前因后果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4次

【中文】:前因后果【读音】:qiányīnhòuguǒ【正音】:前;不能读成“qíng”。【辨形】:因;不能写成“田”。【前因后果的意思】:因:起因;果:结果。事情的起因和结果。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。【出处】:《南齐书·高逸传论》:“今树以前因,报以后果。”【近义词】:来龙去脉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线索【前因后果造句】1、万物皆有因,万事皆有果,万事万物,前因后果,因果相连,因而,人生的成败也是有必然的原因的。2、等到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,心也该痛了!3、一切的前因后果皆不必提,所有的过去都只是往事。4、我简略的解释了几句,格劳本就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。5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,每条路都有风景,每个故事背后都有更为深刻的前因后果,如果不能融入,记

潜龙勿用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425次

【中文】:潜龙勿用【读音】:qiánlóngwùyòng【正音】:潜;不能读成“qiǎn”。【辨形】:勿;不能写成“忽”。【潜龙勿用的意思】:勿:没有;用:提拔,重用。比喻真正的人才被埋没,不能被重用。【出处】:《周易·乾》:“初九,潜龙勿用。”【近义词】:怀才不遇、英雄无用武之地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指人才被埋没。【潜龙勿用造句】1、他本是宰相之才,却因与时代动乱,而一直被埋没,有种潜龙勿用的感觉。2、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,就算你有才能,终究只会被掩埋在时代的潮流里,潜龙勿用。3、本是大才,却因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,而潜龙勿用。4、有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,因为当初的决定才导致了潜龙勿用的结果。5、就算是潜龙勿用,我也想为社会做出贡献。 

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44次

【中文】:强龙不压地头蛇【读音】:qiánglóngbùyādìtóushé【正音】:龙;不能读成“nóng”。【辨形】:蛇;不能写成“坨”。【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意思】:强龙:外来能人;地头蛇:当地称霸的人。形容能耐再大的外来人,也不如本地的有势力的人厉害。【出处】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5回:“你也忒自重了,更不让我远乡之僧。也罢,这正是'强龙不压地头蛇'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【强龙不压地头蛇造句】1、强龙不压地头蛇,更何况我们几个加一加也就一水龙头。——橘鱼月《妄想照进现实》2、爷,你是过江龙,咱们是地头蛇,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,你要给了咱们兄弟承您个情,你要是不给,就凭爷您一句话兄弟们这就走人。

强弩之末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11次

【中文】:强弩之末【读音】:qiángnǔzhīmò【正音】:弩;不能读成“lǔ”。【辨形】:末;不能写成“未”。【强弩之末的意思】:弩: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;末:箭射程的末尾。已达末程的强弩的箭。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,起不了作用。【出处】:《汉书·韩安国传》:“且臣闻之,冲风之衰,不能起毛羽;强弩之末,力不能入鲁缟。”【近义词】:大势已去、师老兵疲【反义词】:势不可当、雷霆万钧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【强弩之末造句】1、所谓强者之间的输赢,看的不就是谁能在强弩之末时,亮出一张逆转乾坤的底牌吗?2、伴随着一声无限不甘的怒吼,早已是强弩之末的哈库莉莉终于在三个猪面小丑的围攻下倒了下去。——《食人魔的美食盒》3、敌人气势衰竭,看来已是强弩之末,我军胜利在望。4、野

墙倒众人推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40次

【中文】:墙倒众人推【读音】:qiángdǎozhòngréntuī【正音】:众;不能读成“zòng”。【辨形】:推;不能写成“催”。【墙倒众人推的意思】:墙快要倒了,大家还要来推一把。比喻人一旦失势,众人都会打击他。【出处】:清·曹雪芹、高鹗《红楼梦》第五五回:“罢了!好奶奶们;‘墙倒众人推’;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;‘着三不着雨’;有了事就都赖他。【近义词】:落井下石【反义词】:雪中送炭【用法】:复句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贬义【墙倒众人推造句】1、不管你是路顺众人扶,还是墙倒众人推,我都牵你的手做你的英雄,等你浪完,船靠岸,我带你回家。2、俗话说,墙倒众人推;俗话又说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3、雪中送炭不常有,墙倒众人推倒常见,世态炎凉,可见一斑。4、自古以来,建立一个王朝很难,毁灭一个

墙头马上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16次

【中文】:墙头马上【读音】:qiángtóumǎshàng【正音】:上;不能读成“sàng”。【辨形】:上;不能写成“止”。【墙头马上的意思】:姑娘从墙头望,骑马路过的小伙子正巧看到她。形容青年男女一见相爱,从而定情。【出处】:唐·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》诗:“妾弄青梅凭短墙,君骑白马傍垂杨。墙头马上遥相顾,一见知君即断肠。”【近义词】:一见钟情、一见倾心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宾语、状语;指男女相互爱慕【墙头马上造句】1、昨日看见一姑娘,一见倾心,正所谓“墙头马上遥相顾,一见知君即断肠。”2、犹记得那年,在花园中,墙头马上遥相顾,她不顾一切地随着那个骑着白马的少年离去。3、那是墙头马上遥相望,一见知君既断肠。煎熬是由此而起,却笔墨难书,所以,到底此生意难平。——十三眼黑猫《炮灰

强词夺理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14次

【中文】:强词夺理【读音】:qiǎngcíduólǐ【正音】:强;不能读成“qiáng”。【辨形】:理;不能写成“埋”。【强词夺理的意思】:强:勉强,硬要;夺:夺取,争夺。极力强辩,没理硬说有理。【出处】:唐•神清《北山录•合霸王》:“既至,皓强词昧理,取会不及已。”【近义词】:蛮横无理【反义词】:据理力争、以理服人、义正词严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【强词夺理造句】1、千万别和女生讲理,她没理的时候强词夺理;有理的时候得理不饶人。2、发脾气的人都不可理喻,有理就咄咄逼人,没理就强词夺理。3、明知你在强词夺理,可我竟无言以对。4、宁可在理由充分、证据确凿时反复无常,也不要在缺乏论据、强词夺理的结论上执迷不悟。——尼尔·布朗斯图尔特·基利《学会提问》5、我不是不想原谅

强人所难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44次

【中文】:强人所难【读音】:qiǎngrénsuǒnán【正音】:强;不能读成“qiáng”。【辨形】:难;不能写成“淮”。【强人所难的意思】:勉强别人去做做不到或不愿意做的事情。【出处】:唐·白居易《赠友五首》诗之三:“不求土所无,不强人所难,量入以为出,上足下亦安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悉听尊便【用法】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【强人所难造句】1、不想强人所难,却总是被他人所难,都是同情心在作祟呀。2、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,强人所难是上帝出的一道难题。3、我不想再留遗憾,也不愿强人所难,所以我学会了珍惜和善解人意。4、我心想,要一个人别死,简直是强人所难。世上没人能达成这样的请求。——伊坂幸太郎《死神的浮力》5、既然事后来向我道歉,那又何必事先强人所难。6、曾几何时,自己

渝ICP备140024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