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成语大全 - 第768页

格物致知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0次

【中文】:格物致知【读音】:géwùzhìzhī【正音】:知;不能读成“zī”。【辨形】:致;不能写成“到”。【格物致知的意思】:格:推究,推敲;致:获得,取得。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。【出处】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”【近义词】:推本溯源【反义词】:不求甚解、囫囵吞枣【用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;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【格物致知造句】1、我们要格物致知探求事物的本质,不能略知一二就放弃。2、不管做什么事情,只要格物致知,我们就能很快的学会其中的知识。3、学习应该推本溯源,格物致知,这样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。4、对于大专的学生学习的是技术,对于理论可以不需要了解那么全面,也就不需要格物致知。5、本来以为格物致知之后就能很快的掌握技能,没想到技术活,还需要动手能

隔岸观火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8次

【中文】:隔岸观火【读音】:géànguānhuǒ【正音】:观;不能读成“guàn”。【辨形】:火;不能写成“伙”。【隔岸观火的意思】:站在对岸观看着火。比喻见人有危难,不加救助,却在一边看热闹。【出处】:唐·乾康《投谒齐己》诗:“隔岸红尘忙似火;当斩青嶂冷如冰。”【近义词】:袖手旁观、作壁上观、冷眼旁观【反义词】:拔刀相助、见义勇为、急人之难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【隔岸观火造句】1、在别人处于低谷的时候,如果我们无法做到“伸手支援”,那么至少要做到“隔岸观火”,但绝不能“落井下石”。——《花开若惜莫相离》2、既然木已成舟,与其隔岸观火,不如乘风破浪。3、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,只有隔岸观火与火上浇油4、名声是一种炙热的烘烤,有谁能对自己的名声隔岸观火呢

隔墙有耳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83次

【中文】:隔墙有耳【读音】:géqiángyǒuěr【正音】:墙;不能读成“qiǎng”。【辨形】:墙;不能写成“啬”。【隔墙有耳的意思】:隔一道墙还会有人在偷听。比喻即使秘密商量,也有泄露的可能。【出处】: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墙有耳,伏寇在侧。墙有耳者,微谋外泄之谓也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紧缩式;作宾语、分句;指小心秘密泄漏【隔墙有耳造句】1、嘘!小声点,虽然咱们兄弟一条心,可是也得提防隔墙有耳,如果不小心让那老不死的听见,一定会有你穿不完的小鞋。2、因为害怕隔墙有耳,我们连说话也得放低声音。3、别说了,小心隔墙有耳,走漏了消息。4、地下党员对与他联络的同志说:“下面我说的话非常重要,你去外面看看有没有人,小心隔墙有耳。”5、这件事是机密,为了防止隔墙有耳,我们还是用

各得其所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43次

【中文】:各得其所【读音】:gèdéqísuǒ【正音】:所;不能读成“shuǒ”。【辨形】:得;不能写成“的”。【各得其所的意思】:原指各人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。后指每个人或每一件事物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。【出处】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【近义词】:人尽其才【反义词】:大材小用【用法】:动宾式;作谓语;指各人都得到满足【各得其所造句】1、领导要善于任用人才,他们应该使每个职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,使所有人才都能各得其所。2、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,各展其长。3、晚饭后,爸爸打电脑,妈妈看报纸,我在看电视,我们各得其所,互不打扰。4、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,大家各得其所,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5、既然大家都达成自己的愿望,那真

各个击破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54次

【中文】:各个击破【读音】:gègèjīpò【正音】:破;不能读成“pō”。【辨形】:破;不能写成“坡”。【各个击破的意思】:各个:逐个。把对方逐个攻破。【出处】:毛泽东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》:“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,反对分兵,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。”【近义词】:分化瓦解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;指分别逐个击败对方【各个击破造句】1、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,便于各个击破2、在作战时,我们处理这类问题通常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。3、希特勒对付敌手的办法是各个击破,这样才符合他的利益。4、要打击兵力集中的强敌,还不如先把他们分散开各个击破;5、面对大问题,不可迟延,要将问题分成若干部分各个击破。6、对手就是一盘散沙,只要稍微挑拨离间,就可以各个击破。7、要解决当前的问题

各抒己见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3次

【中文】:各抒己见【读音】:gèshūjǐjiàn【正音】:抒;不能读成“sū”。【辨形】:己;不能写成“已”。【各抒己见的意思】:抒:抒发,发表。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。【出处】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四回:“据我主意,何不各抒己见,出个式子,岂不新鲜些?”【近义词】:畅所欲言、各持己见【反义词】:沉默寡言、噤若寒蝉【用法】:动宾式;作谓语;指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【各抒己见造句】1、每个人都将会是各抒己见的高级动物,因为自然的平衡、发展、与推动,需要这种类似的进程。——叔叔的书《认真从随便开始》2、胡小闹和小樱桃就像斗架的公鸡,你一句我一句,争得面红耳赤。同学们也各抒己见,教室里顿时变得乱哄哄的。——乐多多《胡小闹日记之爸妈不是我的用人》3、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学生,他们随便抓来什

各有千秋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53次

【中文】:各有千秋【读音】:gèyǒuqiānqiū【正音】:千;不能读成“gān”。【辨形】:千;不能写成“干”。【各有千秋的意思】:千秋:千年,指流传久远。各有各的可以流传久远的东西。指各有所长,各有特色,各有成就。【出处】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〇回:“兄弟担着这个责任,时时捏着一把汗,诸君流芳遗臭,各有千秋,何必在这里头混呢?”【近义词】:各有所长【反义词】:一无是处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【各有千秋造句】1、我们好的千篇一律,我们都一样,我们坏的各有千秋,所以我们不一样。毕竟,缺点才是区分你我最好的标签。——肖骁2、对于某些人才,必须允许他们各有千秋。——歌德3、好看的皮囊千遍一律,丑陋的灵魂各有千秋。4、一本好书应该像每个人的都有的生活一样,各有千秋,各有

各有所长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24次

【中文】:各有所长【读音】:gèyǒusuǒcháng【正音】:长;不能读成“zhǎng”。【辨形】:有;不能写成“又”。【各有所长的意思】:长:长处,爱好。指每个人或每一种事物都有其长处。【出处】: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,而责必备。”【近义词】:各有千秋【反义词】:各有所短【用法】:一般多指人才而言。【各有所长造句】1、人和人不能做比较,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,各有所长,各有所短。2、时光就那么流逝,我们就那么长大,然后天各一方,然后各有所长。3、人各有所长,挑战自己不擅长的,徒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。4、“每个人都是各有所长,没什么好嫉妒的。”5、金砖五国就像五根手指,伸开来各有所长,攥起来就是一个拳头。6、人各有所长不要太看轻了自己,世上本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

根深叶茂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82次

【中文】:根深叶茂【读音】:gēnshēnyèmào【正音】:深;不能读成“shēng”。【辨形】:根;不能写成“恨”。【根深叶茂的意思】:树的根扎得很深,树的叶长得很茂密。比喻事物的根基牢固,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【出处】:汉·刘安《屏风赋》:“维兹屏风,出自幽谷,根深枝茂,号为乔木。”【近义词】:根深枝茂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紧缩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【根深叶茂造句】1、当错误还只是一粒种子的时候便能够认识到它并加以改正,总比让它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要好得多。——卡罗尔·塔夫里斯,艾略特·阿伦森《错不在我》2、善良忠厚;隐忍低调;勤劳务实;俭朴克己,让我们家族六百多年根深叶茂,子孙繁盛。秉承祖辈的优良传统,希望找到那个有共同三观的身心健康的TA。3、在中国,农民式的“均贫富等贵贱”的想法根深

亘古未有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75次

【中文】:亘古未有【读音】:gèngǔwèiyǒu【正音】:亘;不能读成“gèng”。【辨形】:未;不能写成“末”。【亘古未有的意思】:亘古:自古以来。形容自古到今从来没有。【出处】:清·平步青《霞外攟屑》卷四:“太青晚作《嘉莲》诗,七言今体至四百余首,亘古未有。”【近义词】:前所未有、旷古未有【反义词】:史不绝书、屡见不鲜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定语、补语;指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【亘古未有造句】1、再小的生物都是宇宙亘古未有的光芒。2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和普及,各种由此衍生的新技术全都在开足马力,一个亘古未有的大时代即将开始。3、听他说完,老先生便激动地说:这真是亘古未有的奇迹啊!4、创造这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的,正是我中华大地的广大群众。5、建造这样的一座立交桥,在我国建筑史上是亘古未

渝ICP备140024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