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第9717页

扶摇直上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46次

【中文】:扶摇直上【读音】:fúyáozhíshàng【正音】:直;不能读成“zí”。【辨形】:摇;不能写成“遥”。【扶摇直上的意思】: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暴风。乘着由下而上的急剧盘旋的暴风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后比喻仕途得志。【出处】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【近义词】:青云直上、平步青云【反义词】:一落千丈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职位、地位等【扶摇直上造句】1、如果你想做大鹏,我愿意做风,陪你扶摇直上。——《风中奇缘》2、我拼尽全力将你守护,最终看着你扶摇直上。3、如今虽然并未崭露头角,但很快就会如涅槃凤凰,一飞冲天,扶摇直上九万里!——夜北《绝世神医:腹黑大小姐》4、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,我不希望我的感情掺

拂袖而去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1次

【中文】:拂袖而去【读音】:fúxiùérqù【正音】:袖;不能读成“yóu”。【辨形】:拂;不能写成“佛”。【拂袖而去的意思】:拂袖:把袖子一甩,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很生气地走了。【出处】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子敬瞋目曰:‘远惭荀奉倩,近愧刘真长。’遂拂袖而去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【拂袖而去造句】1、汝将名刻吾心后,就拂袖而去了,而吾却将汝刻在坟前。2、你对谁绝决的拂袖而去,又变着法的去适应谁的冷热亲疏。3、我曾在你的世界里颠沛流离,而你只一眼,就狠下心,拂袖而去。4、若能为了不值的人拂袖而去,为何不能为了喜欢你的人而留下?5、有的时候,什么“潇洒的拂袖而去”,不过也是些身不由己。6、我渴望的不过是在我争吵后拂袖而去

父慈子孝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37次

【中文】:父慈子孝【读音】:fùcízǐxiào【正音】:慈;不能读成“chí”。【辨形】:子;不能写成“了”。【父慈子孝的意思】:封建社会认为父亲应当慈爱,子女应当孝顺敬重。【出处】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何谓人义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弟(悌),夫义,妇听,长惠,幼顺,君仁,臣忠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联合式;褒义谓语【父慈子孝造句】1、血浓于水是亲,父慈子孝叫情。天地间,只有亲情二字最感人!——milk2、父慈子孝,夫和妻顺,兄友弟恭,朋信友义,君敬臣忠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守则。3、如果父母无故打骂你,你就可以对他们说,我们中国文化,讲究父慈子孝,你们对我不慈爱,小心以后我不孝敬你们。——赵震《解“语”:语文老师教给青少年的论语课》4、父慈子孝,天经地义,但今日世风日下,父子

付之一笑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89次

【中文】:付之一笑【读音】:fùzhīyīxiào【正音】:之;不能读成“zī”。【辨形】:付;不能写成“负”。【付之一笑的意思】:用一笑来回答。表示不值得理会。【出处】:唐•牟融《有感》诗:“何如日月长如醉,付与诗人一笑看。”【近义词】:一笑置之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毫不在意【付之一笑造句】1、爱我的,我报以叹息。恨我的,我付之一笑。任上天降下什么运气,这颗心全已准备好。——拜伦2、待你长发及腰,唯恐岁月萧萧,吾已不再年少,卿亦容颜倦老,曾经心比天高,如今付之一笑,只愿苍天不负,岁月静好。3、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江湖。今日相互扶持,日后无论是谁将谁抛在身后。都不必太过记挂,纵然生死别离,也尽可付之一笑。——《大圣传》4、你对我的评价只是你主观臆造出来的,与我本

负隅顽抗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0次

【中文】:负隅顽抗【读音】:fùyúwánkàng【正音】:隅;不能读成“ǒu”。【辨形】:抗;不能写成“坑”。【负隅顽抗的意思】:负:依靠;隅:山弯,引申指险要的地方。凭借险阻,顽固地抵抗。指有所仗恃而拼命抗拒。【出处】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有众逐虎。虎负嵎,莫之敢撄。”【近义词】:困兽犹斗、负隅抵抗、负固不服【反义词】:束手就擒【用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【负隅顽抗造句】1、我就算是单枪匹马,也随时准备与这个世界负隅顽抗。2、胜利是属于负隅顽抗的人,最终的归结在于忍耐,与努力。3、坚持不懈固然更受胜利女神青睐,但负隅顽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4、我们谁不是戴上一副不可一世、无懈可击的面具负隅顽抗?不到最后一刻,绝不倒下。5、负隅顽抗的敌人终于投降,战士们载歌载舞的欢庆胜利。6、

负债累累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2次

【中文】:负债累累【读音】:fùzhailěilěi【正音】:累;不能读成“lèi”。【辨形】:债;不能写成“责”。【负债累累的意思】:累累:形容累积得多。形容欠了很多债。【出处】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六七回:“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,家业渐薄,每日索欠填门,少不得典宅卖地,一概徐尝。”【近义词】:债台高筑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用于贬义。【负债累累造句】1、你这个负债累累的家伙,在没还清各种债之前,不准你一声不响的离开!——《偷星九月天》2、你拿爱情当赌注,就别怕负债累累,情不堪输3、人生如赌博,我可能会倾家荡产。但我绝不会负债累累4、多余的温柔只会成为情债。总有一天,你会知道,过多的温柔会让你负债累累。5、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为了理想已负债累累了,我们欠时间,欠金钱,欠我们的身体。6、

妇人之仁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50次

【中文】:妇人之仁【读音】:fùrénzhīrén【正音】:妇;不能读成“hù”。【辨形】:仁;不能写成“人”。【妇人之仁的意思】:仁:仁慈。妇女的仁慈心肠。形容处事优柔寡断,施小恩小惠,不识大体。【出处】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项王见人,恭敬慈爱,言语呕呕,人有疾病,泣涕分食饮,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,印刓弊,忍不能予,此所谓妇人之仁也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不识大体【妇人之仁造句】1、战场之上,绝不可有妇人之仁。2、女人是极端而又矛盾的个体,妇人之仁和最毒妇人心便是最好的写照!对于自己所爱之人百般的包容和隐忍,但对于所恨之人却心如蛇蝎!——涂磊《爱情保卫战》3、有时候善良未必是好事,一个人在异乡南宁打拼奋斗,努力学习,因为善良,被骗子骗了好多次!所以,

妇孺皆知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19次

【中文】:妇孺皆知【读音】:fùrújiēzhī【正音】:知;不能读成“zī”。【辨形】:孺;不能写成“儒”。【妇孺皆知的意思】:皆:都。妇女和孩子都知道。形容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。【出处】:唐·元稹《白氏长庆集序》:“王公、妾妇、牛童、马走之口无不道。”【近义词】:家喻户晓、众所周知、尽人皆知【反义词】:湮没无闻、默默无闻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简单明了的事物【妇孺皆知造句】1、选村干部这件事情已经在村里沸沸扬扬,妇孺皆知了。2、三国时的诸葛亮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智慧型人物。3、岳飞在中国可算得上个妇孺皆知的人物.4、他的事迹,无论大小都是妇孺皆知的事情。5、李白在世界上都是妇孺皆知的,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,被人敬称“诗仙”.6、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勇事迹,已是妇人皆知了

附庸风雅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45次

【中文】:附庸风雅【读音】:fùyōngfēngyǎ【正音】:风;不能读成“fèng”。【辨形】:附;不能写成“付”。【附庸风雅的意思】:附庸:追随;风雅:本指《诗经》中的《国风》《大雅》《小雅》等,后泛指有关诗文方面的事。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,追随结交名士,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。【出处】:清·吴趼人《情变》第八回:“那班盐商,明明是咸腌货色;却偏要附庸风雅;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【附庸风雅造句】1、我也想挥毫笔墨书写绝世华章,奈何陈词滥调悲叹附庸风雅。2、“附庸风雅”的确不好,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连“附庸风雅”都不愿意附庸风雅了,那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3、哪怕附庸风雅,总比附庸粗俗好吧。——王开岭《精神明亮的人》4、

赴汤蹈火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31次

【中文】:赴汤蹈火【读音】:fùtāngdǎohuǒ【正音】:蹈;不能读成“dào”。【辨形】:汤;不能写成“场”。【赴汤蹈火的意思】:赴:走向;汤:沸水;蹈:踩。即便是滚烫的水、炽热的火,也敢投入、踩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【出处】:《荀子·议兵》:“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挠沸,若赴水火,入焉焦没耳。”【近义词】:出生入死、肝脑涂地【反义词】:畏缩不前、贪生怕死【用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奋不顾身【赴汤蹈火造句】1、你之所愿,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;你所不愿,我愿赴汤蹈火以阻止。——《战旗》2、人总是习惯对爱自己的人残忍:对为自己赴汤蹈火的人无动于衷,为对自己无动于衷的人赴汤蹈火。——蓝淋《迟爱》3、可选的那么多,彼此都差不多,又何必为你赴汤蹈火。——安妮宝贝《素年锦时》4

渝ICP备140024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