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第9110页

亦庄亦谐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70次

【中文】:亦庄亦谐【读音】:yìzhuāngyìxié【正音】:庄;不能读成“zuāng”。【辨形】:谐;不能写成“楷”。【亦庄亦谐的意思】:庄:庄重;谐:诙谐。形容文章或说话既庄重又幽默。【出处】:清·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假年》:“此篇盖有为而发,是亦为夸多斗靡者,下一针砭,故其辞亦庄亦谐,令人自发深省,与向来所语,学者足相证也。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用于褒义。【亦庄亦谐造句】1、这部电影的主人公言谈话语、举手投足既不说教,又不庸俗,可谓亦庄亦谐,发人深思。2、他说话亦庄亦谐,深受大家的喜欢。3、我喜欢跟那些亦庄亦谐的人聊天,能让我感到愉快。4、成熟的男人总是亦庄亦谐,让女人十分喜欢。5、这篇文章亦庄亦谐的讲述了当今社会的利与弊。6、我也想变得亦庄亦谐,可是嘴笨就是改不了

议论纷纷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86次

【中文】:议论纷纷【读音】:yìlùnfēnfēn【正音】:论;不能读成“nùn”。【辨形】:纷;不能写成“分”。【议论纷纷的意思】:形容众人谈论不休,意见不一,说法众多。【出处】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你们大家且不必议论纷纷,我早有一个实不可破的主见在此。”【近义词】:众说纷纭、七嘴八舌【反义词】:众口一词、万马齐喑【用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主语、定语;指意见不统一。【议论纷纷造句】1、底下议论纷纷,朝上无人发言,只蒙蔽了陛下一个人。2、天下就数长舌妇最毒,最多,整天就议论别人家的事,看见人就在人家背后指指点点,议论纷纷。3、原来一个人死了是没有人为他真心祷告的,都是在他背后议论纷纷。4、我看不见别人对我的议论纷纷,是因为我自卑到,连抬起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。5、昨天去看

义正词严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6次

【中文】:义正词严【读音】:yìzhèngcíyán【正音】:词;不能读成“chí”。【辨形】:严;不能写成“言”。【义正词严的意思】:义理正大而措辞严厉。【出处】: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丹铅新录四》:“子玄之论,义正词严,圣人复起,弗能易矣。”【近义词】:理直气壮、义正辞严、词严义正【反义词】:理屈词穷【用法】:用于褒义。【义正词严造句】1、对于那些腐朽的东西,我们应该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。2、包拯,一心为民,义正词严,宵小之辈无敢正视他的双眼。3、方志敏义正词严地对敌人说:“想从我身上发洋财,你们想错了!4、别看兄弟俩说得义正词严,可手心里那是紧张地直冒汗。5、他义正词严的告诉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。6、老师总是义正词严的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。7、他总是义正词严,以为自己永远都在

亿万斯年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19次

【中文】:亿万斯年【读音】:yìwànsīnián【正音】:年;不能读成“lián”。【辨形】:斯;不能写成“期”。【亿万斯年的意思】:亿:旧指十万,今指万万;斯:文言助词。形容时间无限长久。【出处】:宋·陈亮《谢葛和院启》:“为国远虑,欲民无冤。当二三大臣之同心,何往非福。使亿万斯年之受祜,有庆惟刑。”【近义词】:千秋万岁【反义词】:俯仰之间【用法】:作宾语;多用于作贺词。【亿万斯年造句】1、亿万斯年,不负尔执手之言。2、你永远是最特别的存在,胜过无边光景、亿万斯年。3、爱是承担,爱是追逐,爱是守护,爱是与你的亿万斯年4、茫茫人海蓦然回首,无法忘却的惊鸿之颜,我愿爱你亿万斯年。5、蔚蓝之天空无限,始终如一之善变。亿万斯年于永恒,日夜交织人可见。6、我们是一株亿万斯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

倚门倚闾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86次

【中文】:倚门倚闾【读音】:yǐményǐlǘ【正音】:倚;不能读成“qí”。【辨形】:倚;不能写成“奇”。【倚门倚闾的意思】:闾:里巷的门。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。【出处】:清·黄遵宪《别赖云芝同年》诗:“倚门倚闾久相望,不可以留行束装。”【近义词】:延颈举踵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作状语、定语;指盼望子女归来【倚门倚闾造句】1、倚门倚闾,写出了多少父母对子女归来的盼望。2、他已经离开故乡多年,家乡的父母倚门倚闾,期待他回家。3、不管你走多远,总会有人倚门倚闾盼你归来。4、四处游荡的游子,是否也会有人倚门倚闾。5、小明的父母每日倚门倚闾,盼着小明回家。6、都这么晚了你还没有回家,恐怕父母该倚门倚闾了。7、出来的时间久了,快忘记家的样子了,父母倚门倚闾的样子却从未忘记。8、听说你

以怨报德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65次

【中文】:以怨报德【读音】:yǐyuànbàodé【正音】:德;不能读成“de”。【辨形】:报;不能写成“跛”。【以怨报德的意思】:以怨恨报答恩惠。【出处】: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以怨报德,不仁。”【近义词】:恩将仇报【反义词】:以德报怨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【以怨报德造句】1、以德抱怨,是主角;以怨报德,是反派。2、曹操杀华佗---以怨报德3、无论是谁,如以怨报德,就应该是人类的公敌,不知报恩的人,根本不配活在世上。4、以德报怨为上人,以德报德为正人,以怨报怨为凡人,以怨报德是为贱人。5、我们不是圣人,不能够以德报怨;我们也不是恶人,做不来以怨报德;我们只是凡人,以德报德以怨抱怨。6、我不是圣人,所以无法以德报怨,但我也不是小人,去以怨报德,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,我

以意逆志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52次

【中文】:以意逆志【读音】:yǐyìnìzhì【正音】:志;不能读成“zì”。【辨形】:意;不能写成“义”。【以意逆志的意思】:逆:揣度。用自己的意思揣度他人的想法。【出处】: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;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”【近义词】:以己度人【反义词】:设身处地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【以意逆志造句】1、他总是以意逆志,揣度他人的想法。2、要揣度他人的想法必须设身处地,而不是以意逆志。3、若不是你以意逆志,瞎揣度,我军怎么会被打败啊。4、小明的这种以意逆志的想法是错误的,大家不要跟他学习。5、他就是以己度人,以意逆志,以自己为中心,想象整个事件。6、如何才能形象的说明一个人以意逆志?7、老板就是老板,什么事情都是以意逆志。8、诸葛亮神机妙

以一当十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91次

【中文】:以一当十【读音】:yǐyīdāngshí【正音】:十;不能读成“sí”。【辨形】:当;不能写成“挡”。【以一当十的意思】: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以寡敌众,勇敢善战。【出处】: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与魏将张郃战,射杀郃”裴松之注:“临战之日,莫不拔刃争先,以一当十,杀张郃,却宣王,一战大克,此信之由也。”【近义词】:一以当十、用一当十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人能力大。【以一当十造句】1、有些人天生,便可以以一当十。2、有些人确实能以一当十,可惜纵然能抵挡片刻,可这十就是十,一,也只能是一。3、我军以一当十,个个骁勇善战。4、若是不能以一当十,我留你们何用。5、共军以一当十,打得国民党溃不成军。6、他的军队英勇善战,以一当十,我们还是避开比

以身殉职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15次

【中文】:以身殉职【读音】:yǐshēnxùnzhí【正音】:职;不能读成“zí”。【辨形】:殉;不能写成“询”。【以身殉职的意思】: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。【出处】: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:“去年春上到延安,后来到五台山工作,不幸以身殉职”【近义词】:【反义词】: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【以身殉职造句】1、蒋筑英同志不幸在工作时以身殉职。2、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他以身殉职了。3、警察与歹徒搏斗,不幸以身殉职。4、以身殉职其实就是因公牺牲,道理都差不多的。5、公务员牺牲叫以身殉职,老百姓牺牲叫什么呢?6、他因为解救人质,以身殉职,被万人悼念。7、这次地震救灾中,小李以身殉职,牺牲在最前线。8、大家都是为了工资,不要说什么以身殉职了,行吗?9、以身殉职的人总是倒霉的,毕竟用死亡

以身试法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

发布 : 悸动的心 | 分类 : 成语大全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03次

【中文】:以身试法【读音】:yǐshēnshìfǎ【正音】:试;不能读成“sì”。【辨形】:法;不能写成“怯”。【以身试法的意思】:身:本身;试:尝试。指明知犯法,还去做违法的事。【出处】: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太守以今日至府;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……明慎所职;毋以身试法。”【近义词】:知法犯法【反义词】:奉公守法【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【以身试法造句】1、他以身试法,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。2、我才不会以身试法呢,毕竟我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。3、收受贿赂,以身试法,实在是难以饶恕。4、他因为以身试法,最终被免去了官职。5、你明知挪用公款是违法的,为什么却偏要以身试法!6、他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,但却仍心存侥幸,以身试法,终于铸成大错。7、他身为税务人员,却又以身试

渝ICP备14002415号-4